(11月)红匠文化深耕实践,“学于一线,成在匠心”——技校师生赴浦厂大师工作室研学纪实
发布时间:2025-11-18 文章来源:教育培训事业部 浏览量:4
为深化 “红匠・踏板计划” 党建品牌建设、厚植校园红匠文化底蕴,本学期,南京公用事业技工学校以 “党建引领守初心,技能赋能育红匠” 为主题的校园 “红匠文化节” 自 10 月初以来,各项活动有序铺展。其中,“大师引智” 项目作为文化节的重点内容,旨在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技能强国的时代使命精准传递给师生 ——10 月 31 日下午,这一项目便迎来关键实践:校领导、党员教师、技能骨干教师及学生代表约40人,共赴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,走进孙景南大师工作室,让 “大师引智” 从规划走向实地体验,为文化节再添务实篇章。
当日 13 时 30 分,企业展厅内俨然成为聚焦轨道交通技术的 “专业盛宴”。展区“轨道交通发展史时光长廊” 更引人驻足:从蒸汽机车雏形到高速动车组流线身姿,从轨道手工铺设到智能运维数字化管控,图文与实物模型清晰勾勒中国轨道交通 “跟跑 — 并跑 — 领跑” 的奋斗轨迹。

专属展区讲述王荷波等先辈功勋,其坚守实业、攻克技术的红色故事,为 “中国智造” 注入深厚精神根脉。师生或驻足 “时光长廊” 溯源,或在功勋展区交流,目光满是崇敬;凝望玻璃展柜中精密美观的现代车辆模型时,更频频惊叹、争相记录。有学生感叹:“这是‘中国制造’跨越百年的工业美学与浪漫!” 交流声中尽显对技术传承的热忱。
步入生产车间内,师生瞬间切换至 “深度学习模式”:智能化机械臂如 “巧手绣娘” 般灵活运转,精准抓取、焊接的流畅姿态,其高效与精准度引得众人连连赞叹;车间内动线清晰、设备规整,每一处细节都透着 “工匠精神” 的严谨;各类现代化数控设备有序运行,屏幕上跳动的参数、自动化运作的精密工序,将 “中国智造” 的科技实力直观呈现在眼前,让人不禁叹为观止。
工作室墙面的焊接领域荣誉证书熠熠生辉,学生们踮脚凝视,满是敬仰。孙景南大师分享自身从焊接普通技工到行业领军者的成长路,以 “带着焊花温度的奋斗叙事”,讲述攻克高难度焊接工艺、优化轨交车辆焊接质控、突破特种材料焊接瓶颈的经历,字里行间尽显对焊接技艺的坚守与执着。
校技能工作室成员更借此契机,围绕工作室运营模式、实训资源整合、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等建设核心问题,向孙景南大师请教经验,深入探讨校园技能工作室如何借鉴企业大师工作室的成熟体系,提升育人实效。
动手体验环节开启,学生指尖触到专业焊接设备便难掩激动与好奇:或凑近观察焊接电流调控、熔池成形等细节,或边记笔记边追问焊接参数优化、焊缝缺陷防治要点,这份专注与钻研,让大师打趣:“凭这股钻研焊接技艺的劲,未来准是行业栋梁!”

座谈会上,校企双方开启深度对话模式,交流真挚而务实。校方代表系统阐述 “红匠・踏板计划” 的育人理念与实践路径,更特别提及 “大师引智” 项目的长远规划:“举办红匠文化节、推进‘大师引智’,核心是想以党建为引领,把行业大师的‘活经验’转化为校园的‘活教材’,让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深度融合,为师生搭建‘学技、练技、精技’的平台,助力其踩着‘技能踏板’在行业舞台实现价值。” 厂方代表随即介绍企业技能传承体系,对 “大师引智” 项目给予高度认可:“车间里的技术经验、匠心精神,正需通过‘大师引智’这样的桥梁传递给青年一代,让技能薪火代代相传。”
孙景南大师的分享更添深度。她讲述初入厂时面对设备的 “手足无措”,回忆跟随师傅打磨技艺、攻克难题的日夜,以及如今带领团队突破行业瓶颈的历程。那些藏在扳手、螺丝刀里的奋斗故事,让在场师生频频点头,有老师悄悄在笔记本扉页写下 “坚持”“专注”,将这份从大师身上汲取的匠心箴言深深铭记 —— 这正是 “大师引智” 项目希望达成的育人效果:让工匠精神从 “听说” 变为 “亲见”,从 “理念” 化为 “信念”。
谈及校企合作,双方围绕 “大师引智” 深化探讨。校方提议:“盼孙景南大师团队进校园,以分享会传其成长坚守;并愿探索联合办学和就业实习等方面的合作模式。” 厂方响应:“浦厂愿支持大师入校,开放资源、积极搭建平台,促进‘学用对接’。” 双方相约后期将专题探讨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,为协同育人绘清蓝图。

此次行程并非普通参观,而是一场聚焦 “学真技、悟匠心” 的沉浸式研学。据悉,依托 “红匠・踏板计划” 党建品牌建设内核,“红匠文化节”后续将陆续推出 Logo 设计竞赛、红匠小课堂、实境共建联动等系列活动。通过多元载体持续深耕红匠文化沃土,厚植师生匠心基因,引领其在 “技能报国” 征程中乘风破浪,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跨越时空、薪火相传,为党建引领下的技能育人之路注入持久光芒。
(供稿/仲蕊欣)
